Search


身處創業圈很常會被問:
你接下來五年十年的目標是什麼?

  • Share this:


身處創業圈很常會被問:
你接下來五年十年的目標是什麼?

這真的不好回答,尤其同時要在現實重重的困境下求存,然後又要有前瞻性的大膽的相信自己的目標一步一腳印往前邁進。

我自己的十年目標其實早在2014年籌備 #雜學校 第一屆時(那時叫不太乖教育節)就已經有個方向,就是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能有一個國際知名的大型Festival, 用文化與創意擾動台灣的產業創新動能,然後有一個每年都有一次國際矚目的超大博覽會IP! 只是一直沒人相信大多都只能覺得我天真愛做夢愛嘴砲😂。我認為一個成功的策展的定義就是國外的人會願意買機票搶著過來參與,然後有著只有在此時此地才會發生的文化與獨特性和超強品牌力,就像這個明早要飛去的 SXSW 一樣,這大概是除了奧運跟世博會世界最大最厲害的活動,全世界的文化創意人與科技新創圈的都必須去朝聖的一年一度大會!

其實依據這幾年的行動與觀察,我們台灣是真的具備著舉辦像SXSW這樣的條件,而且絕對是亞洲最有機會的國家!(但前提是發展我們自己的IP,不是將別人的引進!)我們有著源源不絕的文化創意人才與最多元的創新動能,我們也有著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獨特豐富歷史文化與多樣的生活產業樣貌,也有著稱霸全球的科技產業與超多的隱形冠軍,其實講了那麼多就是要歸功於我們台灣最值得驕傲的多元民主自由, 沒有這些最基本的條件,雜學校根本不可能發生,這也是在美國相對偏遠的德州Ausin舉辦的 #SXSW 可以如此成功的最重要基礎條件!

然而,有很多原因我們的創新能量都很小很分散,然後科技與新創產業也長期不注重文化藝術創意可以帶來的能量,滿坑滿谷的鼓勵產業創新與新創的活動都跟文化藝術長期的分離,甚至互不相干!我們常常真的忽視自己最具國際識別的底子與能力, 導致長期創新動能永遠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 有資源有能力的產官界始終沒有搭一個橋樑給新的文化創意產業的能量,也讓新世代的想像力與格局一直非常的侷限。

如果你問我,接下來十年的目標是什麼?這篇文已經很明確了,也希望以此記載這個宣示,雖然我正在做的事還離這麼目標很遠(SXSW的規模大概是雜學校的100倍大吧,更不要說所產出的經濟規模了),但有目標然後具體行動,機率就會大許多!

一直很喜歡第一次見到好友 Su Min 所說的一句話:「不要一直想著要為台灣2300萬人做什麼,而是我們這2300萬人可以為世界做什麼。」重點是,我真的信了!

#我台灣我驕傲
#視忙碌情況會將2019的SXSW一手消息放上來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ZAshare 製餅職人
View all posts